20世纪70年代以前
上世纪50-60年代,原孝感县老城区及人口密集的区域分别凿打浅层地下水井34口,原孝感地区地直机关及部分厂矿也先后开凿深井7口,当时用水人口约1.5万人,部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初步形成小规模集中供水雏形。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
1970年成立孝感县自来水管理站,由原地委行管科的2口深井提供水源,铺设DN100-150配水管道6公里,日供水500吨,集中用水人口3000人。1975年,县直各单位筹资打井6口,建成产水0.46万吨/日小型水厂一座,铺设DN100-300配水管道5公里,城区供水普及率为17%。
1976年4月成立孝感县自来水公司,1977年5月县自来水公司与房产公司合并,隶属县财政局;1979年5月恢复县自来水公司建制,隶属县建设委员会。
1979年至1981年,省、县共投资300万元,在城站路喻桂湾征地18.3亩,在城郊、城区分别凿打深井20口,兴建了供水能力2万吨/日的自来水厂一座(后更名为第一水厂),铺设DN500输水管道11公里,并增加DN100-600配水管道7公里,与老城区并网供水。1981年至 1983年,第一水厂又增打8口深井,铺设DN250-300配水管道40公里,使产水能力达到设计规模,并建立完善了供水净化消毒和化验检测程序,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40%;随后自来水供给实行了水表计量制,并新增小型工业和饮服业等用户40余家,城区供水普及率约60%。
1984年孝感县改市后,县自来水公司更名为市自来水公司,并筹资增打深井11口,铺设DN75-300配水管道36公里,至80年代末累计形成采水井35口、产水能力2.5万吨/日,输配水主管网总长105公里,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7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末
1987年,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市自来水公司在玉泉路郑家坡新建第二水厂,该厂以距城区17.2公里的汉北河支流沦河为水源,占地46亩,设计供水能力8万吨/日,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于1990年6月建成,设计供水能力4万吨/日,敷设DN800输水管道17.2公里;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扭转了城区长期依赖地下水为水源的局面,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双水源供水格局。
1990-1995年间,随着城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事业单位大量建成自备水源,地下水开采量一度高达6万吨/日,迅速导致了城区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水质的变异。1995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水利厅、地矿局、建设厅关于划定孝感城区为地下水超采区的联合通知,要示城区不得再增新井,并对已有的生产井进行限量开采,过渡到用地表水作为自来水水源。
1997年,第一水厂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停产关闭;同年10月,市自来水公司开工建设第二水厂二期工程,其水源地仍为沦河,总投资2700万元,于1998年11月建成投产,完成供水能力4万吨/日,新增DN800输水管道17.2公里,并向城东开发区延伸了配水管网,至此第二水厂完成了8万吨/日设计总规模。至此,城区输配水管道总长达到285公里,水质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城区自来水用户近2万户,用水人口约25万人;城区总供水量为11万吨/日(其中自来水约6万吨/日,自备水源约5万吨/日),供水普及率达到99%(含自备水源用水人口)。
21世纪00年代
进入新世纪后,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加快公共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在眉睫,城区供水事业的规划和发展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第三水厂新建工程纳入议事日程,启动项目筹备程序。该工程于1999年开始立项,2000年通过可行性研究,计划跨孝南区、武汉东西湖区和汉川市三地,将优质汉江水引入我市城区;2007年4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采取政府筹资自建方式建设第三水厂,并成立了由时任市长任组长的“第三水厂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面启动筹建工作。
第三水厂设计总规模为取水和输水部分38万吨/日、净水部分30万吨/日,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取水和输水工程建设规模为23万吨/日(其中8万吨/日用于置换现有第二水厂原水),以汉江为水源,输水管道管径为DN1400-1600,全长34.24公里,取水点位于汉川市新河镇小河村田家台子;净水工程建设规模为15万吨/日,选址于孝南区毛陈镇周楼村周家楼湾南侧(澴川路107复线),占地面积156亩。
2008年1月24日,第三水厂工程在汉江取水点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经过精心筹划,同年3月、9月,原水管道工程2个标段先后开工建设;2009年1月、3月,净水厂区、取水泵站工程先后破土动工; 2009年11月,4个标段完成全部工程量,实际完成投资4.03亿元。2009年12月30日,第三水厂一期工程举行了隆重的竣工通水典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2010年1月10日,第三水厂一期工程正式向城区供给水质优良的汉江水,结束了因地下水、沦河水质不稳定、市民饮水安全缺乏有效保障的历史,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原沦河水源地改作应急备用水源,与主供水源地汉江形成较完善的水源保障体系。至此,市自来水公司已形成了23万吨/日的供水能力,供水管网延伸到市高新开发区、孝南经济开发区及部分周边乡镇,主管网总长达到365公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三水厂同时也是我省第一家配套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新型水厂,《湖北城镇供水排水》杂志曾先后两次对该工程作了封面报道。其净水厂区内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既可对反冲洗排出的泥水进行脱水、浓缩处理并压成泥饼外运,避免了泥水直排、淤塞河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脱泥净化后的清水还可通过回收池加以回收利用,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充分体现出环保、节约的特点。该工程还作为我市效能监察项目在省纪委和省监察厅组织的评比中,因工程建设程序到位、资料完备、廉洁高效等而荣获三等奖。
21世纪10年代至今
第三水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政府提出了“云孝一体、市区一体、城乡一体”的供水发展大格局。其后围绕这一思路,城区供水事业进入了全面提速、覆盖城乡的发展时期。
2012年,依据我市《“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市自来水公司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孝感市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规划结合市区发展需求,拟定了以第三水厂和八一水厂(筹)2座大型水厂为战略支点,形成以中心城区和高新区、孝南经济开发区现状管网为主体,逐步建成覆盖云梦县城乡、临空经济区以及孝南区东山头、朱湖等乡镇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服务网络;同时计划将第二水厂改建为中心城区给水加压站,转供由八一水厂制备的净水,不再承担制水功能。
2012年,从城区第三水厂向云梦县城区输水的“云梦城市饮水工程”列入当年度市政府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并启动了云梦加压水厂(位于伍洛镇)和约25公里的DN1200-1400输水管道建设;2013年初,该工程5万吨/日一期工程竣工。经市、县政府协调,同年1月26日,市自来水公司开始正式向云梦县供水成品自来水,云梦县城乡居民用上了与我市城区同源、同网、同质的优质汉江水。
2012年,八一水厂工程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八一水厂工程设计总规模为30万吨/日,同以汉江为水源,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10万吨/日供水规模,同时配套建设临空经济区DN1200输水管道10.2公里;净水厂占地面积153亩,厂址位于孝南区毛陈镇东海村。八一水厂一期工程总投资1.71亿元,采取政府筹资自建方式建设。同年12月29日,八一水厂暨临空经济区输水管道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13年4月,工程正式开工,并于2014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2014年10月2日,八一水厂正式通水运行。八一水厂投产后,取代了第二水厂的制水功能,其制备的净水输送至第二水厂加压后供给中心城区西南部用水,并与第三水厂形成两座大型水厂联合供水、互为补充的格局,进一步提高了市区供水保障率。
2016年1月,八一水厂开始向孝南区东南部的东山头、朱湖等乡镇延伸供水;同年4月,市自来水公司接受委托接管了临空经济区现状供水设施,并由八一水厂向其供水,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工作“东拓南征”,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