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城区启动自备井关闭工作
要求2019年底前关停所有非工业自备井
8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孝感城区关闭非工业自备井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在2019年底前关停所有非工业自备水井,全部置换为公共自来水。这标志着酝酿筹划多年、社会广泛关注的关井工作已于本月启幕,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我市城区属缺水城市,地下水曾在城市供水发展史上发挥主力作用,这也导致了城区自备井无序发展,各类地下井一度多达380余眼,日开采量逾6万吨,与公共自来水“两分天下”。这一局面的长期存在,一方面制约了公共自来水事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因长年乱凿滥采,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水质逐年恶化,其铁、锰、总硬度、挥发酚类等指标普遍超标,曾数次引发群体性致病事件,危及市民饮水安全。1995年城区被省政府划定为地下水超采区后,市政府开始加强对新建自备井的审批控制;2010年城区引入汉江水源后,市政府曾计划全面启动关井工作,后因故搁置。近年来,随着市政府大院的带头关井和市民对水质安全的日益关注,把地下水当成“福利水”的陈旧观念也在逐步扭转,同时市自来水公司也积极宣传相关政策、主动上门联系对接,城区自备井数量通过自然淘汰、自愿置换等方式逐年减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区现有自备井143眼,其中包括51家市直单位的生活自备井82眼。
今年2月,市政府专题会议再度将非工业自备井关停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随后,市建委、市自来水公司会同市水利局联合组建专班,对城区自备井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拟定了关井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后报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方案》采取了先通后关、先机关后企业、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实施的推进策略,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关闭城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自备井,2019年底前关停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私营单位和居民小区的非工业自备井;孝南区、高新区也需同步完成辖区内非工业自备井的关闭任务。针对群众比较关注的小区自备井关闭工作,《方案》也因实制宜作了充分考虑,强调须在水源置换时一并实施一户一表、直抄到户改造和必要的二次供水配套,一步到位,节约成本,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其水改配套费用分类施策,即未按规定建设配套到位的,由小区开发企业承担;其他情形由业主共同承担;“三无”及破产企业小区则按“三个一点”(业主承担一点、财政补贴一点、自来水公司优惠一点)的办法解决。
为确保关井工作顺利推进,《方案》出台后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的关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于日前召集相关部门和自备水源单位召开了动员大会,重申了工作纪律与督办要求。下一步,关停的自备井将作为政府资源严加管理,坚决杜绝违规盗采地下水的行为。据了解,近日来已有近20家自备水源单位主动与市自来水公司对接,联系协商水源置换事宜。市自来水公司业已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水源置换方案,全力配合推进关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