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务要闻 > 公司新闻

《孝感日报》专栏报道陈庆军先进事迹

来源:孝感自来水 发布时间:2016/3/3
  4月4日,《孝感日报》以“情融碧水润无声”为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典型”专栏专题报道了我公司管道安装工程公司副经理陈庆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标杆。

  陈庆军同志参加工作20余年来,一直扎根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不同的职业角色转换中,时时处处以一颗热忱的真心,贴近群众,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取得了优异的工作业绩,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市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公司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陈庆军同志学习,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品质,学习他把服务当事业、以群众满意为追求的实干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让我们的每一项服务,饱含默默真情,融于脉脉碧水,滋润群众的心田。

附:《孝感日报》原文:

http://szb.xgrb.cn:9999/epaper/xgrb/html/2014/04/04/02/02_63.htm

 

情融碧水润无声

——记市自来水公司管道安装工程公司副经理陈庆军

作者:记者 杨莉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1212
 
 
   “20年前看到你,是在工地上,一身水一脚泥;20年后看到你,还是在工地上,脚上的泥巴还没搞干净。”面对朋友善意的调侃,市自来水公司管道安装工程公司副经理陈庆军坦然应答:脚上沾着泥,说明我踏的是实地,不光能接地气,也能站得稳当!
    参加工作20年,陈庆军一直从事管道安装工作,但他却在不断地转换着角色:搞安装工程,他既是项目经理,也是技术员、施工员;在抢修现场,他既是指挥员,也是勤务员、调解员。
  “群众需要的,是随时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用,用得方便、用得安心。保障安全、优质供水,既是我们每天的工作,也是我们郑重的承诺。”陈庆军斩钉截铁许下了这份承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承诺的背后,蕴含着多少辛劳,洒下了多少汗水。
    2008年春节前,持续20多天的冰冻雨雪天气,使城区的供用水设施遭到大面积破坏,有近21公里的供水管网受损,数千户居民的水表和闸阀受冻破损,居民用水受到极大影响。为了确保居民春节用水,整个雪灾期间,陈庆军没有休息过一天,带着几支抢修队伍一直扎在工地上,几乎没有时间的概念。
    一次,为了抢时间,陈庆军甚至等不及积水排尽,带头跳下了齐腿深的漏水管道中进行堵漏作业。在他的带领下,同事们纷纷脱下羽绒服,套上防水衣,跳进刺骨的冰水中坚持作业。
    在他们的连续奋战下,孝感城区整个春节期间供水畅通有序。而陈庆军,却因为劳累过度而患上重感冒,回家后像害了一场大病,睡了整整两天。
    陈庆军的工作,总要和群众打交道。陈庆军觉得,要让群众满意,把好事办好,需要用心、细心、耐心,更要用真心。
    2013年,公司接下了某破产企业宿舍院的水改工程,陈庆军是项目负责人。施工中,有的地方需拆除搭建物。因为影响到少数住户的利益,他们开始借机刁难和发泄积怨不满。施工人员情绪很大:“水改是为他们改善用水条件,还要受骂受气。这活不干了,让他们没水吃!”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陈庆军一家家上门沟通,把水改的政策和意义讲透说明,希望他们理解和支持。他认真听取住户的意见,凡是在施工中能够做到的,尽量按他们的要求做到。
    在陈庆军的真情感召下,以前故意刁难的住户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在陈庆军的以身示范下,施工人员的抵触情绪消失了,工程最终得以如期完成。
  “干工作,就得干好”。这是陈庆军对自己一贯的要求。陈庆军十分注重日常的积累,碰上抢修或安装管道,他都会留意各路段闸阀井的位置、管道的走向以及其他地下综合管线等信息,逐个记在本子上,时间长了,脑袋里好像就有了个管网的数据库,同事们都称他为“活地图”。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和践行限时修复的承诺,陈庆军虚心向同行学习请教,主动钻研管网探漏定位技术和摸索新型抢修材料的使用技巧,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针对中小口径管网的带水维修作业方法,从实践中将一些“土方法”提炼成实用技能。这些技能的实际应用,使管网故障的维修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两个小时,工效大幅提高。
    情融碧水润无声。陈庆军把自己看作是一滴水,融入到昼夜不息的清流中,滋润着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