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数字化”赋能城市供水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孝感市以“作示范、勇争先”为目标,对标国内先进省内标杆,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实现供水业务办理流程“数字化”转型,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不断提升供水服务水平,深入打造“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持续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设施管理“智慧化”,保证供水稳定
一是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已建立了地理信息、分区计量、远传水表、供水调度、漏损分析、水质监测等10余个子系统,目前正在整合搭建“区块链+数据中台”的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的供水管网、阀门、消火栓、水表等数据信息已基本完整录入供水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系统信息采集、录入、编辑、展示等功能较为完善,同时建立健全了漏损制度体系,漏控纳入全员绩效考核、责任压实到岗,形成了常态化、信息化、绩效化、全员化的长效运行机制,全面保障供水稳定;二是对中心城区服役年限超过30年、材质落后和受损失修的市政干、支供水管网及阀门井等附属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减少爆管事故发生,全面提升供水稳定性;三是定期巡查生产设施和供水管网,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保证供水管网设施稳定可靠。
二、政策落实“精准化”,降低用水成本
一是落实红线外接水“零费用”。按照清理规范不合理收费有关文件精神,对现行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梳理自查,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纠正强制收费,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在尚未建立红线外入网工程政府投资机制的情况下,自2021年3月1日起取消红线外接水工程收费,实现企业接水工程“零费用”,共办理了141起接水事项,为企业节省资金约1732.8万元。二是实施工商企业用水补贴。严格落实《关于降低孝感市企业用能成本实施方案》,将我市现行价格为2.6元/吨降至1.9元/吨(不含随水费代征的污水处理费),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份,累计减少企业(个体户)水费支出1360万元。三是降低红线内接水工程成本。在不降低工程设计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工商企业红线内接水工程委托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设计建设的,其设计费、工程费分别以依相关定额核定的预算为基础下浮40%、10%。
三、业务办理“信息化”,优化服务体验
一是全面推行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投资审批和工改平台,通过一个“入口”、一张“表单”,实现网上申请“零跑腿”报装、告知承诺“零材料”提交、同步办理“零环节”审批、降低成本“零费用”接入。二是优化线上用水服务。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服窗口等多种形式将水费价格、水费核算标准及缴费渠道进行公示;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网格员电话、微信提醒等方式发送费用余额预警;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实现线上获取电子发票。三是优化用水报装项目外线工程行政审批。用水报装外线工程审批全流程在线并联办理,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积极实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申请人按照要求书面承诺达到行政许可条件的,即时办结。
四、服务保障“贴心化”,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推行供水业务“掌上办”。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微信公众号等网上报装方式,实现让数据“活起来、跑起来”,以“网连网”“线接线”“屏对屏”等方式,使涉水服务“不打烊”,让用户“动动手指”即可办理各项供水业务,不跑腿、方便快捷办事。二是实现带水抢修“0”停水。创新推出“不停水抢修”工作方法,通过带水作业技术对中小漏损管道进行维修,全程不停水,抢修时间短,既解决了因施工造成大范围停水的问题,又实现了从“必停水”到“少停水”再到“不停水”的服务质变,提高了供水保障率和抢修及时率,做到了为民、便民、利民,让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足感进一步增强。三是推行用水“店小二”提质服务。建立用水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对工业企业实行网格员包户包保,全力当好“店小二”。与有需求的工业企业建立用水信息共享,实时监控其用水量异常变化,及时发出用水预警,帮助企业落实日常用水监管;定期上门联系对接,会商解决其水压、水质等个性化问题,提供探漏、维修和节水改造等专业服务。
五、评价反馈“多元化”,强化意见收集
一是扩展智慧水务综合分析系统应用场景。根据水务运营管理实用需求,建设多项应用专题,构建面向分析决策、生产运营、营业收费、客户服务的水务运营场景体系,如“一二管网漏耗分析管控”、“小区漏耗分析管控”、“配表分析”、 “用水异常”等场景,打造“分析诊断、决策分析、执行监控、效果反馈”管理服务一体化闭环流程,以数据洞察驱动流程优化和管理提升。二是拓展业务评价反馈体系。深入梳理“12345”平台、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各渠道群众投诉意见,结合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补足供水设施和管网短板,加强业务人员技能培训和提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三是完善与用户沟通联系和回访机制。主动对接用水企业征求意见,深入企业实地开展调研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生产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诉求,就企业目前碰到的难点堵点,现场进行商讨,为其“支招”解难,做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组建“信息沟通交流群”以及开展自来水厂开放日活动,通过“社交式”供水服务,让优化营商环境更有人情味。